架設家庭教育“連心橋”
——民進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支部成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小記
□ 陳 蕾
“我們將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、家校協同、親子溝通等熱點問題,著力構建專業化、常態化的家庭教育服務體系,提供‘一站式’解決方案。”4月7日,民進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支部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正式啟用,民進海門區支部主委黃穎泉向慕名而來的家長這樣介紹。
據悉,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試運行期間,將優先開展“青春期家庭教育支持計劃”,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定向服務。
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啟用當天,家長黃女士向民進海門區支部副主委吳永平訴說了“雙職工家庭”的煩惱:“我和孩子爸爸都很忙,孩子進入青春期,有點叛逆,不好溝通,我們很是煩惱。”
“家長關注孩子成長是好事,但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,心態和訴求會有所變化,您需要摒棄以往命令、說教的溝通方式,先了解清楚孩子的訴求,‘平等’地與之溝通,共情他,以合作建立情感聯結,引導孩子自我思考,形成自我認知。”吳永平寬慰黃女士,“您放心,中心會常態化開展家庭教育咨詢活動,您可以常來,我們會第一時間解答家長們的疑惑。”
民進海門區支部在近年來的調研中發現,區域內家庭教育存在資源分散、專業指導不足等問題。一些家長因缺乏系統指導,導致家庭教育目標混亂、親子關系惡化;孩子由于缺乏正確引導,心理問題高發,能力發展失衡。“這些問題都可能加劇優質教育資源向高收入家庭集中,導致教育不公平擴大、青少年社會問題增多。”黃穎泉說。
經與海門區政協、區教體局、東洲中學、能仁中學、社區教育中心等溝通,民進海門區支部提出加強家校合作,以關注未成年人成長為核心,成立民進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支部家庭教育指導中心。
黃穎泉介紹,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籌建工作突出“跨界聯動”。“一方面,支部發揮教育主界別優勢,聯合東洲中學、社區教育中心等機構,整合各方資源,依托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常態化開展專家、志愿者坐班指導,面對面解決來訪家長問題。同時依托線上常用平臺,就家庭教育常見問題,以網絡公開課、經驗分享小視頻等形式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觀;另一方面,引入高校專家、心理咨詢師等專業力量,組建家庭教育導師團,根據小、初、高不同階段的學生心理,細化家庭教育實施策略,開發分層分類課程體系,通過家長會將課程送到家長手中,確保更多家長能獲得更好的家庭教育指導。”
為確保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長效運行,民進海門區支部構建了“調研—服務—反饋”的閉環機制。通過面向家長發放問卷、走訪學校等方式動態掌握家庭教育的痛點。同時推出“訂單式”服務,開設家長工作坊、個案咨詢熱線等,滿足家長的多樣化需求。目前,支部已確定20名民進會員擔任首批志愿者,未來還將引入家長資源、孵化家長互助小組,推動“受助者”向“助人者”轉變。
“下一步,支部將探索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模式,為家庭教育生態優化進一步貢獻智慧。”黃穎泉說。